
今年以来启盈优配,多名00后因罹患胃癌引发广泛关注,其中一名大学生更是不幸早逝。这些年轻生命的逝去,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
20岁抗癌网红“雯仔”在考入山东大学仅三个月后被确诊为晚期胃癌,最终不幸离世。24岁女孩“嘻嘻徐宝”发布视频,反思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,迅速登上热搜。她坦言:“我通常在凌晨12点到2点间睡觉”“每天只吃两顿饭,间隔时间很长”“不爱喝水,一天喝两杯咖啡,每周喝3-4次奶茶”“经常吃外卖或下馆子,偏爱重油重辣的食物”。
这些个体的悲剧并非孤例,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。全球数据也印证了胃癌年轻化的趋势不容忽视。



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超过100万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胃癌正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。

我们这代年轻人的胃,仿佛一个“垃圾处理厂”,默默承受着一切:凌晨的烧烤啤酒、匆忙的早餐(或直接省略)、高压下的暴饮暴食、为提神灌下的咖啡浓茶……当胃一次次用“不舒服”发出抗议时,我们却总是用“没事,老胃病了”来搪塞过去。
今天,我们就来认真聊聊,如何守护体内这座正超负荷运转的“精密工厂”。
一
这些习惯正在摧毁你的胃
胃,是一个守时又娇嫩的器官。你如何对待它,它便如何回报你。以下这些年轻人的“标配”生活,正是胃癌的“潜在推手”:
01
三餐极度不规律
“早餐是啥?没听过”:早晨匆忙,省略早餐,胃酸照常分泌却无食物中和,直接侵蚀胃黏膜。
“午餐随便,晚餐盛宴”:午餐凑合,晚上用一顿高油高盐的大餐来“补偿”自己,让本应休息的胃被迫“加班”,不堪重负。
“深夜食堂,灵魂慰藉”:深夜的炸鸡、火锅、小龙虾,是快乐,也是负担。睡前吃太多,导致胃酸反流,损伤食道。
02
“压力型”胃病启盈优配
你是否一紧张就胃痛?一焦虑就没胃口?这不是错觉。大脑和胃通过“脑-肠轴”紧密相连,长期的精神紧张、焦虑、抑郁会导致胃酸分泌失调、胃黏膜血流减少,降低其保护能力,从而引发胃炎、胃溃疡。
03
“重口味”爱好者
烧烤、火锅、腌制品、加工肉类……这些食物固然美味,但高盐会直接损伤胃黏膜,其中可能含有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和苯并芘(烧烤、熏制食物中含有)都是明确的致癌物质。
04
“咖啡续命”与“酒精社交”
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、酒精都会刺激胃酸分泌,长期空腹饮用,对胃黏膜是巨大的考验。
05
“小病硬扛”
“胃痛,喝点热水/吃颗胃药就好了。”这是很多人的常态。我们习惯于掩盖症状,却不去探究病因。普通的胃炎、胃溃疡若反复发作、不经规范治疗,可能一步步走向萎缩性胃炎、肠上皮化生、异型增生,最终发展为胃癌。
二
胃癌来临时,并非“悄无声息”
胃癌早期症状确实不明显,且容易与普通胃病混淆,但你的身体会给你发出一些“微弱的求救信号”:
⇟⇟⇟
1.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、饱胀不适,尤其是饭后。
2.食欲减退、嗳气、反酸、恶心。
3.不明原因的消瘦、乏力、贫血启盈优配。
4.大便颜色变黑(像柏油一样),可能是胃部出血的征兆。
请记住:当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,并且持续一段时间不见好转时,不要自己当医生,请务必及时就医!
三
守护胃健康,从今天开始行动
预防永远大于治疗。从现在开始,为你的胃做这些事:
⇟⇟⇟
01
把“吃饭”当成一件正经事
规律三餐:尽量固定时间吃饭,每餐七分饱。
细嚼慢咽:给大脑和胃足够的时间反应,减轻胃的负担。
均衡营养: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增加膳食纤维;适量摄入优质蛋白;减少高盐、腌制、油炸、烧烤食物的频率。
02
学会与压力“和平共处”
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:运动、听音乐、冥想、与朋友倾诉……让情绪有一个健康的出口。一个好心情,是胃最好的“保养品”。
03
对“幽门螺杆菌”说不
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、胃溃疡乃至胃癌的I类致癌原。如果经常感到胃部不适,可以去医院做个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,简单无痛。如果检测为阳性,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根除治疗。
04
重视体检,尤其是胃镜检查
胃镜是诊断胃部疾病的“金标准”。以下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:
◆有胃癌家族史的人
◆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的人
◆年龄在40岁以上(但鉴于年轻化趋势,如有持续症状,任何年龄都应考虑)
◆感染幽门螺杆菌、有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息肉等癌前疾病的人
◎◎◎◎◎◎
别让年轻
成为挥霍健康的资本
从今天起
好好吃饭
好好爱自己
你的胃
比你想象中更需要关心
来源:内科 王耀辉
审核:内科副主任 潘伟
编辑: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
启盈优配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